热门搜索:
宝宝知识宝宝教育

宝宝通过扔东西来增长“见识”

半年前 发布 880 次浏览

1岁左右的孩子,不约而同地出现爱扔东西的现象,会惹得爸爸妈妈非常生气,往往给一件玩具只玩一会儿,孩子就往地上扔。开始,父母以为宝宝不小心掉下地,给拾起来,但宝宝很快又往地上扔,反复多次,把父母惹生气了,干脆不去理睬他。

孩子喜欢扔东西,并不是存心调皮捣乱,也不是坏习惯,而是这一时期宝宝的特征之一。孩子在反复扔东西的过程中,不仅得到情绪上的极大满足和愉悦,还能积累认知能力和经验。

孩子在不断地、反复地扔东西的活动中,能慢慢意识到自己的动作(扔)和动作对象(物体)的区别,探索自己动作的后果会出现什么效果和变化。

例如,宝宝每次扔球,都能使球滚动,起初这种现象偶然发生,并没有引起孩子的注意,宝宝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力量。以后,经过多次重复这一动作,相同的现象(球会滚动)再次发生。宝宝逐渐开始认识到自己扔的动作,能使球发生变化,出现滚动的效果。从而使孩子意识到自己的力量、自己的存在和客观物体之间的关系。

这种扔东西的动作,显示出的力量和事物发生的变化,开始促使宝宝再次进行尝试,用扔的动作去作用于物体,观察是否能发生变化。扔出响铃棒,响铃棒掉下去能发出声响,但不会滚动;扔下毛巾,毛巾既没有声响又不滚动。

由此,孩子逐渐认识到,扔不同的东西会产生不同的效果,逐渐发现了物体更多属性,对各种事物获得更多认识。

有时孩子扔东西,是想要家长和自己玩,以扔东西来引起父母的注意。在孩子扔下和父母拾起的过程中,建立“授受关系",发展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际关系,在动作与语言的交往中,使孩子的认知能力不断地发展。

对待“爱扔”阶段的孩子,应当注意:

如果父母不能花许多时间,专门为孩子拾东西,可以让孩子坐在铺有席子或垫子的地板上,让孩子自己扔东西玩;教会孩子先扔出东西,再自己爬过去或走过去拾起来。

逐步教给孩子知道,什么东西可以扔,什么东西不能扔。可以做沙袋、豆袋,准备一些带响铃的橡塑玩具等,用来给宝宝扔。

要制止孩子乱扔食物、扔易碎的玩具和易损坏的东西。但不要采用训斥的方式,以免会强化孩子类似的不良动作。

孩子喜欢扔东西,父母不必紧张、烦心,这个过程只是一个很短暂的时期,孩子慢慢学会了正确地玩玩具和使用工具后,兴趣及注意力会逐渐转移到其他更有趣的活动上,"爱扔”的现象就会自然消失。

声明:本站内容大多为站长收集整理,部分图片源自网络,如需转载请保留出处!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baby53.com/baobao/view_533.html
热门标签